《優化營商環境百問百答》集萃內容分享集【總論篇】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13
發布日期:2022-03-28 瀏覽次數:16
13、如何加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保護?
產權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,保護產權是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。產權保護特別是知識產權保護是塑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,要堅決糾正有法不依。執法不嚴、違法不究現象,堅決整治以權謀私、以權壓法、詢私枉法問題,嚴禁侵犯群眾合法權益,特別是要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,鼓勵創新、寬容失敗,營造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。
《優化營商環境條例》第十四條規定∶國家依法保護市場主體的財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,保護企業經營者人身和財產安全。嚴禁違反法定權限、條件、程序對市場主體的財產和企業經營者個人財產實施查封、凍結和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;依法確需實施前述行政強制措施的,應當限定在所必需的范圍內。禁止在法律、法規規定之外要求市場主體提供財力、物力或者人力的攤派行為。市場主體有權拒絕任何形式的攤派。
加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保護,推進產權保護法治化,有助于增強人民群眾財產財富安全感,增強社會信心,形成良好預期,增強各類經濟主體創業創新動力。重點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推進:
依法查處各類侵權行為。全面依法平等保護民營經濟產權,嚴厲打擊侵害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行為。嚴格規范涉案財產處置的法律程序,依法慎重決定是否采取相關強制措施。完善涉企產權保護案件的申訴、復核、重審等機制,健全涉產權冤錯案件依法甄別糾正常態化機制、涉政府產權糾紛問題治理長效機制。
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。完善和細化知識產權創造、運用,交易、保護制度規則,加快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,加強企業商業秘密保護,完善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。建立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,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,加大侵權假冒行為懲戒力度,健全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和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。
加強政務誠信建設。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民營企業、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。加快及時支付款項有關立法,建立拖欠賬款問題約束懲戒機制,通過審計監察和信用體系建設,提高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的拖欠失信成本,對拖欠民營企業、中小企業款項的責任人嚴肅問責。
內容出自:《優化營商環境百問百答》